DAVIS氣象站具體使用特點操作分析說明
更新時間:2018-02-05 點擊次數:1738次
所謂
DAVIS氣象站,是指能按設定的要求,對多種氣象要素自動進行采集、處理、存儲和傳輸的地麵氣象觀測設備,可以減少觀測人員的地麵觀測工作量,提高觀測時效和質量。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,芬蘭、美國、日本等許多國家的地麵氣象觀測網中就已普遍采用了自動氣象站。同時,我國也加快了自行研製生產自動氣象站的步伐,*批於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業務運行。目前,我國已普遍使用自動遙測氣象站,實現了人工氣象站與自動氣象站的聯合觀測。 綜合各種型號的自動氣象站在我國的應用情況,總結如下:
(1)大部分DAVIS氣象站采用集中式結構,係統開放性不高,不同型號的傳感器對應不同的數據采集器,各廠家之間標準不統一。維修或增加傳感器都必須對自動氣象站重新進行校準標定,過程複雜,不符合我國氣象發展戰略研究中“綜合氣象觀測係統工程”的發展要求。
(2)DAVIS氣象站所采用的氣象傳感器主要依賴進口,受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的限製,國產傳感器的準確性、可靠性較差。觀測項目於傳統的溫、壓、濕、風和降水等六要素,雲、能見度、降水現象等氣象要素急需要納入自動氣象站的觀測項目。
(3)DAVIS氣象站所采用的數據采集器大多與相應的自動氣象站配套使用,當需要擴充自動氣象站觀測功能,增加新的氣象要素傳感器時,不能直接進行升級,必須更換,從而造成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。
DAVIS氣象站,正是利用該原理研製而成的自動氣象站。
此類DAVIS氣象站具有如下特點:
(1)麵向用戶,可自由組合、積木式構建係統;
(2)CAN 總線結構,開放式設計,傳感器獨立性好,可任意增減和組合,使用維護方便;
(3)采集通道*,精度主要取決於傳感器的精度。
(4)可以進行有線或無線技術大範圍組網。
總線製分布式氣象要素采集係統的研究、開發將使測報自動化係統衝破長期封閉的禁錮,走上開放發展的道路,這對自動氣象站的發展是*的機遇。在推進我國氣象觀測業務發展的進程中,應該向著趨於開放統一的方向發展,建立共同遵守的標準規範,而這符合中國氣象發展戰略研究中“綜合氣象觀測係統工程”的發展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