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測定,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、霜和鬆等。氣象學中常有年、 月、日、12小時、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,6小時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(wei) 水,稱為(wei) 6小時 降水量;24小時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(wei) 水,稱為(wei) 24小時降水量。
液態降水量稱為(wei) 雨量,有時兩(liang) 者也作為(wei) 同義(yi) 詞。單位時間的降水量稱為(wei) 降水強度,常用 mm/h或mm/min為(wei) 單位。單位時間的雨量稱為(wei) 雨強。
從(cong) 天空降落到地麵上的雨水,未經蒸發、滲透、流失而在水麵上積聚的水層深度,我們(men) 稱為(wei) 降雨量(以毫米為(wei) 單位),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。目前,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(yi) 器包括雨量 筒和量杯。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(wei) 20厘米,內(nei) 裝一個(ge) 漏鬥和一個(ge) 瓶子。量杯的直徑為(wei) 4厘米,它與(yu) 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。測量時,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,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 降雨量了。
中國氣象局規定:24小時內(nei) 的降雨量稱之為(wei) 日降雨量,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(wei) 小 雨,10.0-24.9毫米為(wei) 中雨,25.0-49.9毫米為(wei) 大雨,暴雨為(wei) 50.0-99.9毫米,大暴雨為(wei) 100.0- 250.0毫米,超過250.0毫米的稱為(wei) 特大暴雨。由於(yu) 我國幅員遼闊,少數地區根據本省具體(ti) 情況另 有規定。例如,多雨的廣東(dong) ,日雨量80毫米以上稱暴雨;少雨的陝西延安地區,日雨量達到30 毫米以上就稱為(wei) 暴雨。
如果你手邊沒有雨量筒,那也不用擔心,利用一些常見的器皿,你*可以自製一個(ge) ,效果 也相當不錯。取一個(ge) 口徑為(wei) 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紙製碗(可選用大小合適的方便麵紙碗),在 其底部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,然後將碗放在一個(ge) 無蓋的罐子上。罐內(nei) 有一玻璃瓶,瓶口與(yu) 碗 底的小洞相接。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。簡易雨量筒做好後,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高處(筒口 距地麵的距離)承接雨水。雨停後,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,30克水即相當於(yu) 1毫米的降雨量。
降雨量劃分標準
降雨量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數據,具有混沌特性,對於(yu) 降雨量等級的劃分,不同部門有不同的 標準。
氣象部門: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(nei) 降落到地麵的水層深度,單位用毫米表示。單位時間內(nei) 降雨量稱降 雨強度。降雨強度用降雨等級來進行劃分。
防汛部門: 降雨量是在一定時間內(nei) 降落在地麵上的某一點或某一單位麵積上的水層深度,以毫米計算。 根據國家防辦《防汛手冊(ce) 》規定,凡24小時的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者定為(wei) 暴雨。
水文部門: 通常說的小雨、中雨、大雨、暴雨等,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。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 以下;中雨日降雨量為(wei) 10~24.9毫米;大雨降雨量為(wei) 25~49.9毫米;暴雨降雨量為(wei) 50~99.9毫米; 大暴雨降雨量為(wei) 100~250毫米;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。
上一篇 : 表壓、絕壓和真空度的區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