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技術文章 >本安和隔爆的概念與區別

本安和隔爆的概念與區別

更新時間:2023-05-19   點擊次數:1977次

防爆類型分為(wei) 隔爆型、本質安全型(簡稱本安型)、增安型等幾大種類。其中,隔爆型和本安型是物位儀(yi) 表中最常見的兩(liang) 種防爆型式。那麽(me) ,隔爆型和本安型分別是什麽(me) 意思呢?它們(men) 又有什麽(me) 本質區別呢?

006h4WW8zy7cZKGIFMp1d&690.jpg

本安型屬於(yu) 煤礦、井下等工況使用的防爆儀(yi) 器儀(yi) 表設備的分類,國家標準可參見GB3836.4—2010。本安型儀(yi) 器儀(yi) 表設備的特點是其內(nei) 部的所有電路均為(wei) 本質安全電路,即設備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,或正常範圍內(nei) 的故障狀態下產(chan) 生的電火花、熱效應,都不能把其電路點燃並產(chan) 生爆炸效應。更進一步的說法是,本安型設備靠的並不是外殼防爆或充填物防爆,而是其電路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或出現故障時產(chan) 生的電火花、熱效應的能量均不大於(yu) 0.28mJ,也就是說,瓦斯濃度僅(jin) 僅(jin) 為(wei) 8.5%的最小點燃能量。

本安型設備和其相關(guan) 聯的設備的本質安全部分一般分為(wei) ia和ib。ia代表該設備正常工作+一個(ge) 故障產(chan) 生+任意組合的兩(liang) 個(ge) 故障均不能引起點燃的電氣設備。Ib表示該設備正常工作+一個(ge) 故障條件下還未能引起點燃效果的本質安全型設備。

隔爆型指的是把設備內(nei) 部有可能被點燃的爆炸性氣體(ti) 等混合物全部都封閉在一個(ge) 外殼內(nei) ,且其外殼不受任何接合麵或結構間隙的影響。可燃性混合物會(hui) 在外殼內(nei) 部中爆炸,期間外殼不會(hui) 被破壞,並且不會(hui) 引起外部由一種、多種氣體(ti) 或蒸氣形成的爆炸性的點燃環境,國家標準可參見GB38362。隔爆型“d"按其允許使用爆炸性氣體(ti) 環境的種類分為(wei) I類和IIA、IIB、IIC類。

隔爆型的符號為(wei) “d",其中還可演變為(wei) 增安型“e"、充油型“o"、充砂“q"、澆封型“m",以及複合型。